跳到主要內容
:::

辦學理念

 【小港高中薛鈺勤校長辦學理念及願景】

辦學理念暨實施架構圖

「成就每一位孩子」--以眾人之力,完成教育志業

成就每一個孩子,透過從做中學、服務學習、生活體驗、行為實踐等方式,多元的、漸進的深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十二年國教推動之際,人的培育與人才培養,強調的適性揚才---終身學習,透過學校提供適性教育與輔導,找到學生的性向、興趣、能力,然後經由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的理念,進行長期、有系統的教育培育,家長及社會的資源投入與關心,將可成就小港高中每一個孩子。 

替每一位孩子著想適性的學力培育

1.注重學生「生活教育」和「品格培養」,陶冶品行及提昇生活常規,培養學生榮譽感,養成兼具真善美的人格。

2.強調「素養導向教學」,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透過教師專業課程設計,在課程學習中融入議題與素養,讓學生能活用所學的知識、技能與態度並實踐於行動中。藉由教師有效規劃課程到學生深化學習品質,「教」與「學」做有效連結。

3.提倡「多元智慧」,落實多元選修、自主學習等108課綱課程,讓學生探索與發展興趣;辦理多元富教育目的的學習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活動與競賽;推動各式社團,開發學生潛能;提供學生多元舞台及多元智慧之展現機會,提供每位不同智能起點的學生,有自我實現與成就的機會。

4.深化辦理「國際教育」和「雙語計畫」,透過與海外姊妹校交流、國際教育旅行和雙語學習、雙語社團等外語增能相關計畫,協助學生與世界接軌,提昇學生國際競爭力和增加外語交流的機會。

5.提升學生「數位學習」能力,已建置數位教學及軟硬體設備,提供師生完備的教學環境,業於教學現場導入「數位學習精進計畫」,達成「生生有平板」的目標,加上網路環境的建置,讓師生上課的模式更加多元,亦開設AI相關課程,激發學生對人工智慧的興趣,具備足夠能力應對充滿變化的未來。

6.強調「適性輔導」,依學生個人目標引領學生適性發展,配合足夠多元的課程活動與行動學習,提供學生適性探索,以確認志向,進而定向升學與職涯的發展方向。

7.暢通學生「申訴、溝通管道」,讓學生得以有效、充分的表達意見。善用與學生溝通的機會,親自參與出席各班班聯會代表大會,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反映。聽聽來自學生不同的聲音,將好的意見帶回行政會議討論,偏差的議題可做為機會教育或清楚論述,以期每位學生均能了解整個學校的各項教育方針與策略。

發揮每一份學校力量

專業的教師成長

1.強化「教師專業社群」,透過社群的運作,提供教師專業支持系統,持續精緻108課綱課程,藉由共備和彼此分享,共建教師的專業,提高教學效能,最終成就在學生的學習成效上。

2.落實「尊重教師專業」,真誠聽取教師意見,強調溝通、協調、合理及尊重,民主參與、透明決策,權變領導。

3.落實「由下而上」之政策、計畫擬定,貼切教師需求,化計畫壓力為教師助力。清楚論述與倡導各項計畫與政策背後的外部機會,透過教師的認同、參與及制定各項計畫與政策的教育目標及作法,營造出內部優勢與外部機會的最大能量。

4.經營「高動能教師團隊」,運用校內亮點課程經驗分享,使全校教師普遍具有課程觀,進一步延伸推廣至其他課程,成為學校特色。整合各類課程間的縱向及橫向關係,降低教師開發課程的負擔,並建立學校的教學品牌。

5.建立「高效能行政團隊」,鼓勵由下而上提出想法與進程,藉由團隊討論,建立共同願景。透過正式、非正式管道,做好理念與經驗的溝通與傳承。透過行政組織的不斷學習,提高行政效率,回饋至教師教學現場,共創教師與行政的相輔相成契機。

6.營造和諧的校園氣氛,進行「走動式管理」溝通協調,走入各科辦公室與各處室,適時與行政和教師進行意見溝通。了解教師在教學現場所遇到的問題,並透過教學領導、課程領導與轉型領導的策略,增強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真誠服務師生凝聚共識,運用關懷及默默型領導,建構行政支持氛圍,行政與教學和諧互助。

優質的學習環境

1.落實「績效責任」,增權賦能、分層負責,定期檢視所屬業務、財產之管理。透過強化行政人員財產管理與教師教學設備的妥善使用,以延長設施與設備的使用年限,並透過自主評鑑、考核,檢視並改善業務執行績效,據以提升效能。

2.推行「自主檢核」,依各項評鑑指標之檢核表,適時改善未達標之項目。透過定期會議,檢視整體教育目標的執行情形,並依照各評鑑指標,逐一落實考核,以求精準達成教育目標。

3.規劃「校園安全地圖」,落實學校場域之人員安全且兼顧地盡其利之效。隨著學校空間使用多元化,加強使用場地的教職員工生安全概念,實屬當務之急,搭配緊急求救鈴、監視系統與照明系統,提供全體師生在安心的教學環境。

4.重組「校園規劃小組」,規劃校園近中遠程建設計畫。建構健康安全、節能永續的友善校園環境,爭取預算修繕老舊建物及有安全完善的設施;規劃調整空間運用,盤整閒置場域、活化學校空間,提升為複合式多用途場域。

5.布置「校園美學角落」,將校園角落融入美學課程,讓學生作品成為校園景觀的一部分,提升學生美學素養。活化自然生態的學習氛圍,綠美化校園、使課程融入校園營造。

6.建立「數位學習空間」,讓所有成員均能使用數位之學習生活。隨著數位學習、行動學習或自主學習的推廣,養成學校成員使用數位資訊的需求變大,為要使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與行政效能提高,需積極建置校園為數位化場域。

7.強化內在優勢及外在優點、改善內在優勢及降低外在威脅,落實適性學習社區,使學校能永續發展。落實優質化及均質化計畫,連橫社區高中職,發展適性教學;縱貫社區國高中及大學,串聯優質銜接,必能落實十二年國教願景。 

連結每一寸外部資源豐厚的社區資源

1.深耕社區主動參與社區活動,積極參與地方活動,增加社區活力,提升學校可見度。推展「社區服務」,讓學生學習生活及解決問題能力與服務志願。學生走進社區,除可讓學生了解社區產業生態,亦讓社區家長看到在地子弟的成長和未來人才的希望。

2.結合數位多媒體行銷學校,積極主動公佈學校特色以及學生進路,提升社區及國中端認同度;藉由網路平台、宣導小冊等增加宣傳管道,將學校特殊優良表現傳遞出去。

3.加強國中端之關係建立,辦理國中生至校參訪和參加課程博覽會,適性探索、多元學習;規劃學校師長定期前往國中進行招生宣導,祈使學生及家長了解學校辦學績效及特色。

4.統合鄰近中小學帶領社區發展,應用高中的資源與課程實力,協助鄰近學校課程發展,促使本校成為鄰近創新教學中心。藉「均質化」與「優質化」,達到中等學校間水平及與國中、大學垂直的連貫,讓適性學習社區能達標竿角色,促進學生就近入學。

5.結合在地產業與學校特色,發展產學合作契機,使人才就地發展。在地人才,在地培育,進而促使在地產業與學校永續發展。行銷在地社區特色學校、發揚在地產業,將人才國際化,帶出產業國際化、國際產業化。

6.尊重家長會,建立良好伙伴關係,依據教育基本法鼓勵家長參與校務及相關會議,加強親師間的聯繫與關懷。偕同家長會爭取更多社區家長的認同,善用各方資源,協助推展校務,並做好公共關係,維護學校形象,以利爭取更多資源。

    精緻的教育品質,是現代化社會的重要指標,追求教育的精緻化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的主流。隨著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整個教育環境走向市場化、競爭化是必然的趨勢,面對教育環境的改變,學校不僅要注重學校整體效能的提昇,更應該將辦學理念、特色及成果有效的推廣,讓校譽遠揚,吸引優秀學生就讀,進而達成學校願景。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