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度高雄市南區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推動計畫
工作協調會議
時 間:103年4月11日(五) 下午14時30分
地 點:本校 第一會議室(忠孝大樓3F)
主持人:楊校長 狄龍
會議議程
壹、主席致詞
貳、上次會議決議事項
提案一 提案單位:中正高工
案由:103學年度高雄市南區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計畫推動工作分配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102學年度均質化計畫之合作情形為南一區:前鎮高中、瑞祥高中、國際商工、復華中學、成功啟智;南二區:中正高工、小港高中、三信家商、高鳳工家。
二、因應103學年度均質化計畫方案之申請,再將南一區與南二區合併,並加入高師大附中,組成高雄市南區。
三、配合103學年度合併之南區計畫請推舉總計畫學校(歷年總計畫學校如附件一)。
四、歷年資訊網站建置負責學校—小港高中。
決議:
一、因應103學年度均質化計畫方案之申請,再將南一區與南二區合併,並加入高師大附中,組成高雄市南區。
二、配合103學年度合併之南區計畫總計畫學校由中正高工擔任。
三、後續輪辦順序如下
年度 | 103 | 104-105 | 106-107 | 108-109 |
總計畫學校 | 中正高工 | 小港高中 | 前鎮高中 | 瑞祥高中 |
提案二 提案單位:中正高工
案由:103學年度高雄市南區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計畫主軸與撰寫時程,請 討論。
說明:
一、103學年度計畫申請書須於103年5月15日繳交。
二、103學年度計畫撰寫主軸為何?請提供卓見。
三、計畫撰寫時程暫定如下:
(一) 4月15日(四)各校子計畫撰寫
(二) 4月20日(二)整合計畫與分工
(三) 5月12日(一)子計畫彙整
決議:103計畫申請書時程安排如下:
1. 4月8日繳交子計畫概要
2. 4月11日召開計畫撰寫工作協調會
3. 4月25日子計畫寄給總召學校(中正高工)彙整
4. 5月2日再召開計畫整合會議
5. 5月9日彙整後電子檔寄給各校核章
6. 5月13日核章計畫送至總召學校(中正高工)
7. 5月15日計畫提交。
叁、工作報告:
一、103年4月3日於中正高工召開103學年度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計畫推動研商會議,請各校於4月8日前將子計畫概述寄給總召學校(中正高工),各校計畫彙整如附件一。
二、103年4月9日獲高雄高商告知,高師大附中可選擇高雄中區參加。
肆、提案討論
提案一 提案單位:中正高工
案由:103學年度高雄市南區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各校子計畫整合推動工作分配案,提請 討論。
說明:
一、103學年度均質化計畫之合作學校有:前鎮高中、瑞祥高中、國際商工、復華中學、成功啟智、中正高工、小港高中、三信家商、高鳳工家、(高師大附中)。
二、各校子計畫概述如附件一,初分類如附件二。
子計畫內容概述(各校)
項次 | 子計畫名稱 | 計畫概述 | 對應項目 | 對應方案辦理項目(B) | 指/自 |
1 | 閱讀FUN輕鬆 (復華中學) | 閱讀不再只是拘限於紙本圖書,透過電子化將書本與教材活化,回歸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加上閱讀指導老師的引導,將學生的學習成果以不同的方式呈現。 課程: 1.閱讀指導老師以自製教材或影片製作成電子書型態,於課程中引導學生閱覽學習。 2.閱覽過程中,閱讀指導老師設定情境問題,讓學生思考反芻,以文字或圖畫方式呈現自己閱覽後的想法。 | 2.落實適性發展 | 2-2社區學校共同發展及實施適性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 |
4.導引就近入學 | 4-2社區學校合作辦理資訊平台推廣工作 | 自 | |||
2 | 小資達人培育計畫-現金流遊戲 (復華中學) |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影響了許多人對於「財富」的觀念。財富在金錢世界中是如何成功累積、又如何被消耗殆盡,是不可不知的學問。 課程:在遊戲中引導學習- 1.股票買賣、2.銀行借貸、3.儲蓄匯兌、4.民間標會、5.基金及期貨等名詞的基本概念及實務。 2.前往金控公司或證劵公司參訪。 | 1.促進資源均衡 | 1-2-3強化課程規劃機制 | 指 |
2.落實適性發展 | 2-2社區學校共同發展及實施適性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 | |||
4.導引就近入學 | 4-5社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或學術試探活動 | 自 | |||
3 | Fun鬆學英文—英文Brunch (復華中學) | 藉由活動設計,降低學生對學習英文的壓力,讓學生輕鬆學習英文日常用語。 課程: 1.教導學生認識食材的英文名稱。 2.餐點製作步驟的英語教學。 3.西餐禮儀的英語教學。 4.餐點實作活動。 | 2.落實適性發展 | 2-2社區學校共同發展及實施適性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 |
4.導引就近入學 | 4-5社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或學術試探活動 | 自 | |||
4 | 社區服務-當我們同在一起之大手牽小手 (復華中學) | 幼保科學生的專業知能在於幼兒學習活動的設計,以及玩教具的製作。此計畫是將鄰近社區國中納入服務學習夥伴學校,透過研習活動,大手牽小手一起做中學,設計活動遊戲帶入育幼院和偏鄉社區的小朋友。藉由這樣的服務學習培養學生社區服務能力、學習助人利他的態度與價值觀,啟發學生人文關懷的精神。 | 1.促進資源均衡 | 1-2-3強化課程規劃機制 | 指 |
2.落實適性發展 | 2-7社區學校共同辦理品德教育、服務學習 | 自 | |||
4.導引就近入學 | 4-5社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或學術試探活動 | 自 | |||
5 | 打造專屬於你的舞台 (復華中學) | 透過相關專業職場體驗學習與產業鏈結課程,學生可藉由嘗試、體驗、分享,感受專業文化的特性,再經由大學校院辦理特色學習活動,讓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知識,透過服務學習更深耕在專業領域上並促使學生對未來進路與職涯試探更深入了解。 | 1.促進資源均衡 | 1-5-1辦理職場體驗學習 | 指 |
2.落實適性發展 | 2-3社區學校共同辦理與大學校院合作之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指 | |||
2-4社區學校共同進行與產業鏈結之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 | ||||
4.導引就近入學 | 4-5社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或學術試探活動 | 自 | |||
6 | 美味關係-一日餐飲見學體驗活動 (復華中學) | 餐飲觀光成為一個界面,透過主題課程及主題餐廳參訪,讓對餐飲有興趣同學可以藉由嘗試、體驗,分享,體會做中學的樂趣,並去感受到自己對餐飲的喜愛。強調「經驗學習」的重要,藉由典範分享,感受餐飲文化的層次與差異,拓展多元視野。祈與國中端建立合作共營的機制,建立良好合作,似美味關係般芳香。 | 1.促進資源均衡 | 1-5-1辦理職場體驗學習 | 指 |
2.落實適性發展 | 2-2社區學校共同發展及實施適性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 | |||
3.共創夥伴優質 | 3-2社區學校合作辦理跨校教師專業社群、教學演示 | 自 | |||
7 | 「愛扣」(iCode)養成計畫-培養程式設計及硬體控制能力 (復華中學) | 辦理程式設計探索體驗營:利用假日辦理相關活動,並帶領學生實做,將程式設計之應用延伸至互動控制,並進而激發學生創意及創造性思考之能力。 | 2.落實適性發展 | 2-2社區學校共同發展及實施適性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 |
8 | 科學展覽指導社群攜手計畫 (高師大附中) | 整合並邀請高雄區各高國中數學、科學長期參與科學展覽指導優秀教師組成攜手團隊。透過定期的分享與設計有系統的課程,引導新進科展指導同好有機會進一步學習;並藉由彼此的激盪,提升高雄區科展指導能量。 | 1.促進資源均衡 | 1-1-5落實教師專業成長 | 自 |
1-3-1辦理教師專業社群 | 自 | ||||
9 | 人文社會教師專業社群成長 (高師大附中) | 整合並邀請高雄區各高國中語文、人文科學的優秀教師,組成專業成長社群,透過社群的演講、實察、研習等活動,提升人文社會教師專業知能並分享教學經驗。 | 1.促進資源均衡 | 1-1-5落實教師專業成長 | 指 |
1-3-1辦理教師專業社群 | 自 | ||||
10 | 國高中寫作研習營 (高師大附中) | 為培養學生國語文表達及文學鑑賞能力,特邀請具有學術專長或創作經歷豐富之學者作家蒞校指導,並舉辦文學獎,以提昇學生文學視野、增進各種文類知能及創作能力。 | 2.落實適性發展 | 2-6社區學校共同發展特色社團及活動 | 自 |
11 | 餐飲業職能探索研習計畫 (高鳳工家) | 一、辦理餐飲相關課程分組實作研習 二、辦理餐飲業體驗教育或參觀活動 三、辦理餐飲相關課程教學教材及評量之教學資源分享。 | 1.促進資源均衡 | 1-5-1辦理職場體驗學習 | 指 |
2.落實適性發展 | 2-4社區學校共同進行與產業鏈結之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 | |||
12 | 獅兄獅弟大會獅 (國際商工) | 透過本校舞獅社團結合社區學校共同導引國中對獅社有興趣之國中生適性發展有益身心正當活動,定期切磋獅藝,發揚國粹。 | 2.落實適性發展 | 2-6社區學校共同發展特色社團及活動 | 自 |
13 | 原青舞藝采風 (國際商工) | 透過本校原住民舞蹈社團結合社區學校共同導引國中對原青舞藝有興趣之國中生適性發展有益身心正當活動,定期研討舞藝,發揚原住民文化。 | 2.落實適性發展 | 2-6社區學校共同發展特色社團及活動 | 自 |
14 | 親師多元職涯宣導暨體驗活動 (國際商工) | 有鑑於國中老師、家長通常對技職體系較陌生,間接成為學生進入技職學校之阻力,因此舉辦專為國中老師、家長舉行多元職涯宣導暨體驗活動,希望藉此活動使師長進一步瞭解多元技職之特色與前瞻性〈校園職涯體驗,校外職場參訪〉。 | 4.導引就近入學 | 4-3社區學校合作辦理就近入學宣導工作 | 指 |
15 | 知己知彼多元技藝樂學活動 (國際商工) | 針對社區國中同學辦理多元職涯宣導暨體驗活動,因本校與友校商業類科同質性較高,故儘量辦理工業類〈機械、建築、資訊、電子等〉體驗活動及工場參訪,透過活動特色,吸引學生適性揚才,就近入學。 | 4.導引就近入學 | 4-5社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或學術試探活動 | 指 |
16 | 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活動 (三信家商) | 1.辦理國中學生到校職涯試探活動每年約200場次。 2.辦理國中學生職場體驗參訪約10場次。 3.辦理國中家長志工媽媽到校參與職涯試探活動每 年約10場次。 4.辦理國中教師到校參加技職教育體驗研習活動每年約10場次。 | 4.導引就近入學 | 4-3辦理就近入學宣導工作 | 指 |
4-5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活動 | 指 | ||||
17 | 生生不息永續發展之生態綠生活計畫 (前鎮高中) | 1.生物活體培養體驗營實施計畫 2.探究綠色植物對生態環境重要實施計畫 3.認識地球資源之使用、處理與再製課程實施計畫 4.境生態研習課程實施計畫 以生態環保為主軸,設計生態環保課程進而提供生物活體供各校實驗所需,此四計畫希望能形成一個子計畫,子計畫名稱為生生不息永續發展之生態綠生活計畫。均可對應於指定辦理2-8其他有助於社區共同發展多元適性之課程計畫 | 2.落實適性發展 | 2-8其他有助於社區共同發展多元適性之課程計畫 | 指 |
3.共創夥伴優質 | 3-4學校特色教學、創意教學 | 自 | |||
2.落實適性發展 | 2-8其他有助於社區共同發展多元適性之課程計畫 | 指 | |||
2-3社區學校共同辦理與大學校院合作之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 | ||||
2.落實適性發展 | 2-8其他有助於社區共同發展多元適性之課程計畫 | 指 | |||
2-3社區學校共同辦理與大學校院合作之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 | ||||
2.落實適性發展 | 2-8其他有助於社區共同發展多元適性之課程計畫 | 指 | |||
18 | Open school—高中課程體驗實施計畫 (前鎮高中) | 為呼應就近入學比率過低,故辦理Open school—高中課程體驗實施計畫,對應於指定辦理4-3社區學校合作辦理就近入學宣導工作 | 4.導引就近入學 | 4-3社區學校合作辦理就近入學宣導工作 | 指 |
19 | 趣味科學體驗營實施計畫 (前鎮高中) | 為對應1-3,故本校辦理趣味科學體驗營實施計畫,由自然科教師成立社群,辦理趣味科學課程,對應於指定辦理1-3-1辦理教師專業社群 | 1.促進資源均衡 | 1-3-1辦理教師專業社群 | 指 |
20 | 多元特色課程計畫 (瑞祥高中) | 1.創意科學探究 2. PISA閱讀素養巡迴講座 3.海洋教育
4.國際合作專案特色課程
本計劃以多元特色為精神主軸,提供多樣化的科學、海洋教育、語文創意及閱讀課程,藉由有系統的訓練,培養學生具備語文研究和閱讀素養,增加對海洋文化、生態和資源的認識,建立科學相關實體操作的技能,延伸及豐富其學習歷程,進而引領其,擴展社區學子視野。此外,本計劃整體目標運用垂直與水平方向做課程整合,期望由點的出發,延伸線的功能繼而發展面的整體教育結構資源,呈現出完整的、豐富的及層次分明課程網絡。 | 3.共創夥伴優質 | 3-4學校特色教學、創意教學 | 自 |
3.共創夥伴優質 | 3-4學校特色教學、創意教學 | 自 | |||
2.落實適性發展 | 2-6社區學校共同發展特色社團及活動 | 自 | |||
2.落實適性發展 | 2-6社區學校共同發展特色社團及活動 | 自 | |||
21 | 視訊剪輯編輯軟體研習 (小港高中) |
| 2.落實適性發展 | 2-2社區學校共同發展及實施適性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 |
2-6社區學校共同發展特色社團及活動 | 自 | ||||
22 | 學習面面觀(小港高中) |
| 1.促進資源均衡 | 1-2-3強化課程規劃機制 | 指 |
1-3-2提升課程教學成效 | 指 | ||||
23 | 「數位生活控制系統」研習 (中正高工) | 控制科雖然屬於電機電子群,可是許多學生與家長,卻分不清楚,它和電機群科與電子群科的差異性,為了讓社區的學生與家長,能夠淺顯易懂了解控制科的特色,特別設計這套「數位生活控制系統」,透過各種食、衣、住、行、育、樂...等常見控制設備,讓學生能夠體驗自動控制的好處,因為它帶來生活更多的便利性。 茲將「數位生活控制系統」的優點整理如下: (一)活化教學應用:「數位生活控制系統」機台,可以任意改變I/O設定,不需要更改接線;不同於一般PLC負載控制箱體,接線固定沒有彈性。老師們可以藉由這個功能,進行實機操作測驗,防止學生死背程式內容。博士端子設計,簡潔美觀大方,輸出端也可以接實體負載。 (二)強化應變能力:內含工業配線低壓乙級、機電整合乙級及丙級等...多套PLC實習課程,引發學習興趣,提高檢定通過率。此款PLC虛擬負載機的重要特色,是活化學生PLC撰寫能力,可以從錯誤的嘗試中學習,程式寫錯就直接輸出錯誤動作,讓學生清楚自己的錯誤。 (三)發展特色課程:中正高工控制科以培養產業自動化設備維修能力為目標,培養學生在有線及無線程式理解能力;進而落實高職自動化產業人才的就業目標。本校所購置的機電整合設備與高雄飛統公司技術合作,該公司在自動化產業界有20年的歷史,機台和市面自動化機構相容性高,縮短日後職場適應時間。 (四)設備維護容易:將日常生活實體設備數位化,可以節省經費支出,並且降低維修率又不佔空間。一台機電整合丙級設備所占的空間,大約1立方公尺,可是PLC虛擬負載教學機,卻只有0.04立方公尺,體積縮小25倍,卻內含25倍以上的機電整合資料程式;結合"乾淨"、"節能"、"創意"及"高擴充性"等優點。 (五)引起學習動機:「數位生活控制系統」機台,遍佈食、衣、住、行、育、樂等六大產業,例如:瓶蓋封裝輸送、便利商店自動門、四樓電梯控制、紅綠燈小綠人倒數系統、公寓水塔、大樓汙水處理、輪轉式立體停車塔、自動販賣機....等數十樣生活圖控裝置,全部收納在此PLC教學機當中,讓學生經由簡顯易懂的控制介面,來體驗生活自動化的科技便利。
| 1.促進資源均衡 | 1-3-1辦理教師專業社群 | 指 |
1-3-2提升課程教學成效 | 指 | ||||
3.共創夥伴優質 | 3-1學校特色課程、教材開發 | 指定辦理 | |||
24 | 與高師大工研所辦理特色學習活動-「機電整合」合作學習 (中正高工) |
| 3.共創夥伴優質 | 3-4學校特色教學、創意學習 | 自行申請 |
3-10學校與大學校院合作辦理特色學習活動 | 自行申請 | ||||
25 | 社區國中體驗實作 (中正高工) |
| 1.促進資源均衡 | 1-2-2規畫群科特色課程招生 | 指定辦理 |
4.導引就近入學 | 4-5社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或學術試探活動 | 指定辦理 | |||
26 | 文化創藝課程 (中正高工) | 文化創藝課程-藉由與金屬工藝相關的產業老師父或大專院校端的教授來辦理與金工或是傳統產業相關的研習活動,藉由這個活動在校內能凝聚教師專業社群的發展也讓更多人了解何謂金屬工藝,另外與社區週邊學校合作辦理校外教師研習活動讓國中、高中端老師先行了解文化創藝課程研習內容與操作流程,能將資訊更清楚完整的帶回去給國中生,讓孩子能有基礎的鷹架來支撐新的經驗,也能吸引真的有興趣的孩子來作學習。 | 1.促進資源均衡 | 1-3-1辦理教師專業社群 | 指定辦理 |
2.落實適性發展 | 2-4社區學校共同進行與產業鏈結之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指定辦理 | |||
2-8其他有助於社區共同發展多元適性之課程計畫 | 指定辦理 | ||||
2-3社區學校共同辦理與大學校院合作之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行申請 | ||||
27 | 提升技法與創意課程 (中正高工) | 提升技法與創意-技法的範圍十分廣闊,要就讀設計類科的孩子,無法避免的就是要接觸到畫圖,想利用這個課程計畫讓孩子們在入學前能有一個概念,未來你會遇到什麼樣的課程內容,在這個課程中會讓學生有使用到不同媒材的機會與體驗,邀請專業在職講師或是大專院教教授,讓層級提升創藝也能提升。 | 1.促進資源均衡 | 1-2-3強化課程規劃機制 | 指定辦理 |
1-3-2提升課程教學成效 | 指定辦理 | ||||
2.落實適性發展 | 2-5社區學校共同推動適性輔導機制 | 指定辦理 | |||
28 | 身心障礙學生適性發展計畫 (成功啟智) | 1.落實適性課程—於原本部訂、校訂之必修課程外加開適性選修課程,發展符合身心障礙學生特性之教材、教學法及個別評量。 2.提升品德發展—與社區學校共同辦理品德教育活動,邀請一般學生與特教生交流,於服務中學習積極的人生觀。 | 2.落實適性發展 | 2-2發展及實施適性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自行申請 |
2-7社區學校共同辦理品德教育、服務學習 | 自行申請 |
103均質化方案辦理項目(B)
1.促進資源均衡 | |
1-1提升師資人力 | 1-1-1提升合格教師比率 |
1-1-2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 |
1-1-3鼓勵教師製作教學檔案 | |
1-1-4實施教學成效調查 | |
1-1-5落實教師專業成長 | |
1-2改善課程品質 | 1-2-1調整招生群科課程 |
1-2-2規劃群科特色課程招生 | |
1-2-3強化課程規劃機制 | |
1-3優化教學成效 | 1-3-1辦理教師專業社群 |
1-3-2提升課程教學成效 | |
1-3-3建立學習預警機制 | |
1-3-4降低重補修學生比率 | |
1-4落實適性輔導 | 1-4-1辦理心理師駐校服務 |
1-4-2落實性向測驗運用 | |
1-4-3降低學生休學及輔導轉學比率 | |
1-5強化產學鏈結 | 1-5-1辦理職場體驗學習 |
1-5-2推動深化職場實習 |
2.落實適性發展 |
2-1社區學校共同規劃調整群科及課程 |
2-2社區學校共同發展及實施適性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2-3社區學校共同辦理與大學校院合作之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2-4社區學校共同進行與產業鏈結之特色課程、教材、教學及評量 |
2-5社區學校共同推動適性輔導機制 |
2-6社區學校共同發展特色社團及活動 |
2-7社區學校共同辦理品德教育、服務學習 |
2-8其他有助於社區共同發展多元適性之課程計畫 |
3.共創夥伴優質 |
3-1學校特色課程、教材開發 |
3-2社區學校合作辦理跨校教師專業社群、教學演示 |
3-3社區學校合作辦理教學評量或協同教學 |
3-4學校特色教學、創意學習 |
3-5社區學校合作發展多元評量工具 |
3-6學校特色輔導、服務學習 |
3-7學校特色行政服務與校園規劃 |
3-8社區學校合作辦理典範學習分享活動 |
3-9學校與國中合作辦理特色典範分享活動 |
3-10學校與大學校院合作辦理特色學習活動 |
4.導引就近入學 |
4-1社區學校合作辦理適性學習社區地理範圍調整工作 |
4-2社區學校合作辦理資訊平台推廣工作 |
4-3社區學校合作辦理就近入學宣導工作 |
4-4社區學校合作辦理適性轉學措施 |
4-5社區學校辦理國中學生職涯試探或學術試探活動 |
![]() |
![]() |
![]() |
![]() |